甘肃工程勘察井施工的具体步骤是什么?
2025-07-24 来自: 甘肃同信地基基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55
甘肃工程勘察井施工的具体步骤是什么?
工程勘察井的施工是一个系统性过程,需结合地质条件、勘察目的和技术规范,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施工安全性。其具体步骤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,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操作要点:
一、前期准备阶段
1.勘察点位布设与方案设计
-根据工程总平面布置、地质测绘或物探(如地质雷达、地震勘探)结果,确定勘察井的位置、深度和数量,形成《勘察井施工方案》。
-明确钻孔目的(如取土、测水位、原位测试)、技术要求(如孔径、垂直度偏差≤1%)及安全防护措施。
2.设备与材料准备
-设备:根据地层类型选择钻探设备(如冲击钻机适用于岩层,回转钻机适用于土层)、取样工具(原状取土器、岩芯管)、原位测试设备(标准贯入器、静力触探仪)。
-材料:钻杆、护壁泥浆(松散地层防塌孔)、止水套管、封孔用黏土或水泥等。
3.现场场地准备
-清理施工场地障碍物,平整场地,确保钻机安放平稳;若在道路或居民区施工,需设置围挡和警示标志。
-接通电源、水源(或储备泥浆用水),检查设备运行状态。
二、成孔施工阶段
1.开孔与护壁
-用钻头开孔至设计深度,若遇松散土层或地下水,需下套管(金属或PVC管)护壁,防止孔壁坍塌。
-对易缩径地层(如软黏土),需持续注入护壁泥浆(比重1.1~1.3),维持孔内水头压力平衡。
2.钻进控制
-按“分层钻进”原则,记录每层钻进速度(间接判断地层性质),控制钻进深度误差≤5cm。
-岩层钻进时,通过岩芯管获取岩芯,记录岩芯采取率(一般≥80%,重要工程≥90%)。
3.垂直度监测
-每钻进5~10米,用测斜仪检查钻孔垂直度,若偏差超标需及时纠正(如调整钻机角度)。
三、取样与原位测试阶段
1.岩土样品采集
-土层取样:用薄壁取土器(适合软土)或厚壁取土器(适合硬土),通过静压或锤击方式取原状土样(保持结构),样品长度≥30cm,密封后标注深度、编号。
-岩层取样:用岩芯管连续钻进,取出岩芯后按顺序排列,测量长度并描述岩性(颜色、矿物成分、风化程度)。
2.水文地质观测
-钻进至含水层时,停止钻进,待水位稳定后(一般24小时),用测绳测量地下水位埋深,记录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。
-必要时采集地下水样(用专用水样瓶),标注采样深度和时间,送实验室分析pH值、腐蚀性等指标。
3.原位测试
-标准贯入试验(SPT):在指定深度,用63.5kg重锤将贯入器打入土层30cm,记录锤击数(N值),评估土层承载力。
-静力触探(CPT):若为触探井,将探头匀速压入土层,测量锥尖阻力、侧壁摩阻力,快速划分土层界限。
四、数据记录与编录阶段
1.实时记录
-钻探过程中,按“分层记录”原则,详细记录每层土/岩层的深度、厚度、颜色、状态(如砂土的密实度、黏土的可塑性)、包含物(如碎石、有机质)等。
-标注取样位置、原位测试深度及数据(如N值、水位值),确保记录与实际钻进同步。
2.绘制钻孔柱状图
-现场初步绘制柱状图,按比例标注地层界限、取样点、测试点,后期结合实验室数据完善,作为勘察报告的核心附图。
五、封孔处理阶段
1.分段封孔
-若钻孔穿过含水层,需先在含水层段用黏土球止水(防止不同含水层串通),再用水泥浆或黏土分层回填至地表,压实封孔。
-对浅井(如试坑),可直接用原土回填并夯实,避免雨水灌入或人员坠落。
2.场地恢复
-移除设备,清理钻渣和废弃物,恢复场地原貌(如绿化区域需覆土种草)。
六、质量检查与资料提交
1.质量复核
-检查钻孔深度、取样合格率、原位测试数据有效性,若发现数据异常(如岩芯缺失),需补钻或补测。
2.资料整理
-汇总钻孔记录、样品试验报告、柱状图等资料,编入工程勘察报告,为后续设计施工提供依据。
通过以上步骤,工程勘察井可获取地下地质信息,是保障工程安全的“地下侦察兵”。施工中需严格遵循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》(GB 50021),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灵活调整工艺,确保数据可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