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勘查井对环境有哪些潜在影响?如何减轻这些影响?
2025-10-24 来自: 甘肃同信地基基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33
甘肃勘查井对环境有哪些潜在影响?如何减轻这些影响?
勘查井作业可能对土壤、水体、生物及大气产生多方面潜在影响,通过科学管控和技术措施可大幅降低这些风险。
一、主要潜在环境影响
1.土壤污染与破坏
-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泥浆、岩屑若随意堆放或泄漏,会导致重金属、化学添加剂渗入土壤,改变土壤理化性质。
-井场建设需平整土地,可能破坏地表植被,造成局部土壤裸露,增加水土流失风险。
2.水体污染风险
-钻井液、洗井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会污染周边地表水或渗入地下,影响饮用水源和水生生态。
-作业中若发生井喷、管线泄漏,油气或化学物质可能进入河流、湖泊,造成水体缺氧、生物死亡。
3.生物多样性影响
-井场建设和施工噪音(通常60-100分贝)会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、繁殖和觅食行为,导致部分物种迁徙。
-植被破坏和土壤污染会破坏局部生态链,影响植物生长及依赖这些植物的昆虫、鸟类等生物。
4.大气与噪音污染
-钻井设备(如柴油机)运行会排放一氧化碳、氮氧化物等废气,造成局部大气污染。
-钻机、空压机等设备产生的持续噪音,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及野生动物的听觉系统。
---
二、主要减轻措施
1.源头防控:优化作业设计
-前期开展详细环境评估,避开生态敏感区(如自然保护区、水源地)和居民区,合理规划井场位置与规模。
-选用环保型钻井液(如可降解生物钻井液),减少化学添加剂对环境的毒性。
2.过程管控:强化污染治理
-对井场周边设置防渗池、排水沟和植被缓冲带,防止污水、泥浆泄漏扩散。
-钻井废水、岩屑需经沉淀、过滤等处理,达标后再排放或回收利用;固体废弃物集中运输至合规场地处置。
-安装隔音设施(如隔音罩、消声器),控制施工噪音;合理安排作业时间,避免夜间施工干扰。
3.后期修复:恢复生态环境
-作业结束后,拆除井场设施,平整土地,优先种植本地原生植物,恢复地表植被覆盖。
-对受污染土壤采用生物修复、土壤淋洗等技术治理,定期监测土壤和水体质量,确保生态功能恢复。
4.监管保障:完善制度执行
-施工前办理环境审批手续,明确环保责任;作业中安排专人巡查,及时处理突发污染事件。
-引入第三方环境监测,定期发布监测数据,接受社会监督。
---
要不要我帮你整理一份勘查井环境风险应急处置流程表?涵盖泄漏、井喷等常见事故的应对步骤,方便快速参考使用。